国际化工巨头入华,化工行业竞争或已到来发表时间:2018-07-20 17:02 中国作为目前全世界最大的市场,正在进一步释放着开放的信号。7月过半,巴斯夫、陶氏、阿科玛、宣伟等国际化工巨头接连增加在华项目的投资,化工行业外资引进的势头十分强劲。国际级的残酷竞争已然来临,同行们请保持警醒!我们要面对不仅仅是环保、去产能,还有不断来华的国际领先化工集团,开放竞争已悄然来临。 事件回顾: 100亿美金首探重化工外商在华独资之路 当地时间7月9日,中德两国总理与政府高官携最豪华阵容举行第五轮中德政府磋商,其间,两国总理共同见证了巴斯夫欧洲公司执行董事会主席薄睦乐博士与广东省常务副省长林少春就巴斯夫集团即将在广东湛江建设的精细化工一体化基地签署非约束性合作谅解备忘录。巴斯夫将首开中国重化工行业外商独资企业先河。 此次项目在华投资额预计达到100亿美元,相当于当天签署所有项目投资额的1/3。巴斯夫计划其产能100万吨/年的乙烯裂解装置最晚在2026年竣工,作为其一系列高度一体化(Verbund)的下游高价值供应链的起点。项目整体将于2030年左右完工,项目建成后将成为继德国路德维希港、比利时安特卫普后巴斯夫全球第三大一体化生产基地。 如总理所说,巴斯夫借中国大力对外资开放的机会,作为先锋首度探路中国重化工业外商独资模式。 7月2日,阿科玛中国研发中心二期正式启动。位于江苏常熟的研发中心将配备多间实验室、顶级大型聚合物加工设施、用以中试实验的工艺研究和培训中心等。此次扩建将使研发中心的实验室和办公面积增加一倍。 阿科玛常熟研发中心专注于汽车、运输、胶黏剂、新能源、水处理、涂料和电子等多个市场领域,致力于打造满足客户期望和需求的创新产品与解决方案。研发中心二期新增了复合材料相关设施,致力于热塑性复合材料的尖端技术研发。这些基于碳纤维或玻璃纤维的热塑性复合材料以及阿科玛特有的技术聚合物(如Elium树脂),可应用于风力、汽车和航空等市场。阿科玛常熟研发中心还增加了处理废水和废气的新设施,符合当前中国可持续发展的社会预期。 阿科玛中国研发中心的扩大,对于加速本地产品解决方案,包括电池,光伏,电子,包装,交通,电缆,运动以及涂料等多个快速增长的市场。 这些国际化工巨头的增资,既是对中国市场的看重,也意味着中国的化工企业将面临世界级的企业竞争。国际化工巨头,在技术积累和商业成熟度上相对都更优于我们,我们可以借此机会了解学习他们的优势,以加快我们产能升级的速度。 当国外化工企业相继进入中国之时,中国的化工行业依旧面临着很多问题。 大炼化带有一定垄断性的行业进不去,导致竞争性行业过度竞争;税费负担重,各种不当干预多;经营成本不断上升,包括土地租金、劳动力、环保、资金;化工行业的集中度在提高,马太效应在加强,小而散、竞争力不强的传统产业注定备受冲击;企业自身的素质没有提高,产品更新及换代不够,性价比不高,低价竞标,恶性竞争等等。 化工企业近年来在逐渐壮大,但是面对诸如环保督查、退城入园以及搬迁等时,依旧有很多力不从心的地方,随着如今外资企业纷纷入华,价格优势将被进一步缩短,而贸易战的影响更是需要让化工企业提高警惕。 7月10日,美国宣布将对额外2000亿美元中国商品加征10%的关税,并公布了一份长达近200页、涉及6000余种商品的清单。作为中国化学品的重要出口市场,美国列出这样的加税清单,无疑是在向中国整个化工行业发难! 加强我国化工业的创新之势变得尤为重要!中国的开放政策和环保政策,也是一种倒逼。 化工行业应该学习高度开放的家电业,在千军万马中杀出一条血路,竞争是血淋淋的,也是最历练本事的!中国的化工行业依旧面临着很多问题,但问题需要解决,形势和现实都一再提醒人们:我们的赛道是世界级的,不努力就要被淘汰,落后就要挨打! 外资化工企业独资公司杀入中国,这在一定意义上说明:一个化工能源旧时代即将结束,一个新能源全面竞争的时代将加速到来。 未来十年,一定是推倒重来。门缝正在裂开,边界正在打开。是的,这个世界没有什么是一成不变。历史的车轮滚滚,大浪淘沙,只有适应时代变化的才能勇立于潮头! 来源:优化工 |